Logo

局势解析:为何唐纳德·J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势在必行

虽是陈词却千真万确——疯狂的定义就是重复相同行为却期待不同结果。过去数十年的贸易政策辜负了这个国家、工人和我们的社区。

二十年前,《纽约时报》编辑委员会针对2005年1月58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撰写了题为《危险的赤字》的社论。赤字确实危险;美联储前主席保罗·沃尔克曾表示贸易赤字是大萧条的罪魁祸首。

《纽约时报》在2005年写道:“583亿美元的1月美国贸易逆差超出了所有人的最坏预期……贸易逆差是衡量美国入不敷出程度的最重要单一指标。”

自那时起,我们的贸易逆差已翻倍有余。今年1月美国贸易逆差高达惊人的1314亿美元。

其影响无处不在。

自1990年以来,纽约州制造业就业下降59%,俄亥俄州下降35%。

这些工作岗位的流失夺走了无辜美国人的生命,摧毁了城镇。多项研究表明,糟糕的贸易协议导致的失业加剧了药物过量死亡。

然而,自由派评论员已对解决此问题失去兴趣。事实上,他们对产业回归美国的提议感到愤怒。

克里斯·马修斯在MSNBC上莫名震惊地问道:“我们要做什么?现在让更多木材在美国生产!?”是的,我们正如此行动。唐纳德·J·特朗普总统甚至签署了扩大美国木材生产的行政命令。

同样,CNN的妮娅·玛莉卡-亨德森荒谬地质疑:“为暖通空调工作岗位颠覆全球经济值得吗?”显然,她认为保留中国的低薪工作比在美国创造高薪岗位更重要。

美国工业的衰落意味着我们难以建造船舶、药品和其他必需品。这是国家安全紧急事件。

所幸,我们已看到美国产业回流的进展。特朗普总统在“让美国再次富裕”的使命中坚定不移。

- Guardian Bikes宣布启动“美国首个大规模自行车车架制造业务”

- 诺华宣布“计划投资23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和扩建10个设施”

- 巧克力制造商百乐嘉利宝宣布增加美国本土产量

- JSW钢铁宣布将在俄亥俄州钢厂新增岗位

- 宝马考虑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增加班次以提高产量

- 苹果宣布5000亿美元投资美国制造业与培训

- 英伟达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制造业投资数千亿美元

- 台积电宣布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芯片制造

- 礼来公司宣布270亿美元投资本土制造

- 阿联酋达马克地产宣布200亿美元投资新建美国数据中心

- 法国航运巨头达飞轮船宣布200亿美元投资美国航运物流,创造1万个新岗位

- 阿联酋ADQ与美国能源资本伙伴宣布250亿美元投资美国数据中心与能源基础设施

- 韩国现代汽车宣布200亿美元投资——包括58亿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建钢厂(创造近1500个岗位),并承诺“进一步推进美国本土化生产”

- 默克宣布未来几年将在美投资80亿美元(此前已开设10亿美元北卡罗来纳州新厂)

- 柯锐世宣布60亿美元本土制造扩张计划

- GE航空航天宣布10亿美元投资覆盖16个州的制造业(创造5000新岗)

- 斯特兰蒂斯宣布50亿美元投资美国制造网络(包括重启伊利诺伊州工厂),承诺增加本土汽车产量

- 施耐德电气宣布未来四年投资7亿美元于美国能源基础设施

- GE Vernova宣布未来两年投资近6亿美元于美制造业(创造1500+新岗)

- 伦敦帝亚吉欧宣布4.15亿美元投资阿拉巴马州新厂

- 都柏林伊顿公司宣布3.4亿美元投资南卡罗来纳州三相变压器新厂

- 德国西门子宣布2.85亿美元投资美国制造业与AI数据中心(创造900+技术制造岗)

- 巴黎贝甜宣布1.6亿美元投资德克萨斯州新厂

- 瑞士ABB宣布1.2亿美元扩大田纳西/密西西比州低压电气产品生产

- 西班牙Saica集团宣布1.1亿美元在印第安纳州安德森市新建包装厂

- 法国圣戈班宣布4000万美元纽约州Wheatfield市新厂

- 印度Sygene国际公司宣布3650万美元收购巴尔的摩生物制剂工厂

- 日本朝日集团宣布3500万美元扩大威斯康星州工厂产量

- 本田预计将在印第安纳州生产新一代思域混动车型

- 日产考虑将生产从墨西哥迁至美国

- 劳斯莱斯预计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并扩大本土员工

- 大众考虑将奥迪/保时捷高端品牌生产转移至美国

- 沃尔沃考虑扩大美国本土产量

- LG考虑将冰箱制造从墨西哥迁至田纳西州

- 意大利金巴利集团“评估在美扩大生产机会”

- 瑞典Essity考虑将生产转移至美国

- 台湾仁宝电子考虑在美扩张

- 台湾英业达预计将制造业务扩展至德克萨斯州

- 法国LVMH集团“认真考虑”扩大美国生产能力

- 美国最大玩具商Cra-Z-Art表示将把“大部分”中国生产迁回本土

- 加拿大Prepac家具宣布将生产从加拿大迁至美国

- 李尔公司考虑将生产转移至美国

- 半数日企表示将增加对美投资(主因关税政策)

www.us-acna.info (2025.04.11.)